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编撰的《青海西秦岭地区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专著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计划项目“全国重要成矿带重大科技问题攻关”子研究项目“青海省秦岭西段金属矿产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编号:121201122089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030423、41730426)地质矿产科研成果的系统总结。
本书在已有资料和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探讨了中央造山带西秦岭成矿带西段地质环境,划分了青海西秦岭地区金属矿床类型,对赛什塘铜多金属矿田、双朋西铜钼金矿田、索拉沟铜矿床、恰冬铜矿床、加吾金矿床、瓦勒根金矿床、夺确壳金矿床、满丈岗金矿床等典型矿床类型进行了重新厘定,重点对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矽卡岩-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开展了矿床地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系统研究,通过对青海西秦岭地区与西秦岭成矿带金属矿床综合对比分析,建立了青海西秦岭矿集区金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系统总结了区域金属矿产成矿控制因素和时空分布规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了区域找矿预测。在青海西秦岭地区复合造山带背景与金属成矿响应、碰撞造山成岩成矿环境、主要矿床类型成因模式,以及金属成矿系统、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找矿靶区圈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深化研究区金属矿床成矿理论认识、指导区域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对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成矿区(带)认识提供资料支撑,对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和生产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