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28日,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gro-Geoinformatics(第11届国际农业地理信息学学术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武汉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3名技术人员参加大会并做汇报。
据悉,本届大会由国际农业学会(ISAM)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空间信息科学与系统中心提供技术和经费赞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到场致辞,龚健雅院士等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主旨报告。
地球物理中心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项目技术骨干汤宇磊高级工程师、汪敏骅助理工程师分别在“农业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农业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分会场用英文进行了题为“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Sample Point Placement for Ground Substrate Survey based on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的地表基质调查点位布设优化研究)和“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of Soil Moisture in Major Global Black Soil Areas based on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基于微波遥感的全球典型黑土区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的学术交流。
交流成果获得了到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会议主席、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空间信息科学与系统中心主任狄黎平教授等专家学者积极点评,并围绕地表基质调查、点位布设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了现场交流,为下步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参考与发展建议。